因應114年5月30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六)、6月1日(星期一)端午節連假,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將於5月30日取消實施調撥車道(詳附表1)。
另原配合學校周邊上放學及平假日時段實施之行人專用時相(詳附表2)、三色運作號誌路口及家長接送區路段,亦將於5月30日一併配合調整,請用路人遵守現場管制措施,以維人車通行安全。
–以下空白–
- (新聞稿附件1)調撥車道表.pdf
- (新聞稿附件2)學校周邊及平假日之行人專用時相號誌路口.pdf
因應114年5月30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六)、6月1日(星期一)端午節連假,臺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將於5月30日取消實施調撥車道(詳附表1)。
另原配合學校周邊上放學及平假日時段實施之行人專用時相(詳附表2)、三色運作號誌路口及家長接送區路段,亦將於5月30日一併配合調整,請用路人遵守現場管制措施,以維人車通行安全。
–以下空白–
全國年度夏季最大盛事「2025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將於5月30日至6月1日在基隆河大佳迎風碼頭熱血開划,為維護交通秩序及賽事安全,自5月30日至6月1日期間上午7時至下午6時,於大佳河濱公園7號至10號水門進行交通管制。為迎接各地前來的民眾及選手們,賽會於捷運圓山站特規劃「龍舟專車」接駁,以最便捷、環保方式歡迎民眾前來欣賞精彩的龍舟賽。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針對水門交管措施說明如下:濱江街七號及林安泰古厝旁十號水門開放一般小型車進出;七號水門近大直橋下、堤外近九號水門處均設管制點,須憑賽事通行證車輛始得進出;八號水門僅供行人及腳踏車通行;管制範圍內,車輛請依現場員警及管制設施引導停放、通行。
為方便民眾前往賽場,賽事期間規劃132路「龍舟專車」,起迄站為捷運圓山捷運站至大佳河濱公園,以一段票收費,於上午8時從捷運圓山捷運站一號出口玉門街發車,末班車為下午6時自大佳河濱公園發車,班距15至30分鐘並依視人潮情況滾動增班。而原管制區內路線公車市民小巴9,將於活動期間內配合取消停靠「九號水門」(返程)、「八號水門」(往程)及「大佳河濱公園」等站點。
賽事期間,大佳河濱公園內小型車、大客車停車區域亦一併管制,沿線道路禁止臨時停車路段,交通警察大隊將派員加強違規拖吊,為避免人車衝突,自行車通過大直橋下區域請依現場指示減速慢行。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邀請所有民眾,多加利用便捷大眾運輸工具,坐捷運、搭公車、少開車。此外,為了讓無法親臨現場的民眾感受賽事熱情,三天賽事將於東森新聞YouTube頻道全程網路直播,讓全臺觀眾隨時隨地都能一同見證龍舟競技的精彩時刻。
大佳河濱公園除了有國際級精彩的龍舟賽事外,也同步舉辦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端午嘉年華」,包含結合創意與科學的「飛車立蛋挑戰賽」、寓教於樂的「龍舟小選手培訓營」,以及適合各年齡層參與的「體育闖關互動體驗」等精采活動,誠摯邀請全民共襄盛舉,一同歡慶端午佳節。
更多活動內容與競賽規程資訊,可透過下列三個管道查詢
1、臺北市政府體育局網站 (https://sports.gov.taipei/)最新消息
2、2025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活動官網(dragonboat.taipei)
3、Fackbook搜尋「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查詢
全民運動科
黃力卉 科長 2570-2330分機6120
林 俐 科員 2570-2330分機6813
新聞聯絡人
鄭名翔 2570-2330分機5253、0905139636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為因應本府體育局舉辦「2025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活動,已協調公車業者114年5月30日(星期五)至6月1日(星期日)每日8至18時闢駛龍舟專車132路公車(班距約15至30分鐘),接駁民眾往返「捷運圓山站」至「大佳河濱公園」;另配合水門管制,市民小巴9路公車於前開期間取消停靠「八號水門」(往西)、「九號水門」(往東)及「大佳河濱公園」(往東)公車站位,歡迎民眾多加利用龍舟專車132路公車往返活動會場。活動時間如因故調整,相關交通管制期間亦依本府體育局應變中心發布而定。
臺北市聯營公車路線相關營運資訊可在「大臺北公車」網站(ebus.gov.taipei)、手機版網頁(pda.5284.com.tw)查詢,該資訊也同步提供APP業者介接發布,建請民眾善加利用並至鄰近公車站位候車,或請多加利用周邊公車路線或捷運系統。如對公車交管措施有任何疑問,可電洽站牌上各公車調度站詢問或透過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了解相關訊息。
以下空白-
端午節連續假期(114年5月30日至6月1日),本市貨車裝卸貨格位及限時格位不因國定假日放假而改變既有管制方式,仍依現場牌面管制時段管制。另為維持本市觀光景點及商圈周邊停車秩序,原週日收費之路邊停車格,如西門商圈、光華商圈、美麗華商圈、木柵動物園、士林觀光景點之周邊道路等,配合各商圈營運時間仍維持每日收費(詳附表:114年端午節連續假期路邊及路外停車場收費一覽表)。另臺北市停車管理工程處(下稱停管處)轄管之立體、地下、高架橋下及路外平面停車場(含委託經營平面停車場)亦照常收費。其餘收費路邊停車格均暫停收費,民眾可由現場收費牌面檢視該路段是否屬週日收費路段。
停管處再次呼籲民眾停放路邊停車格時,務必詳讀現場牌面管制內容,以免違規停車受罰,另籲請市民朋友於收到停車繳費通知單時,記得於繳費期限內繳交停車費,倘離去時未見繳費通知單,可於上班時段電洽停管處服務臺(02-27269600)或至停管處網站(https://parkingfee.pma.gov.taipei/)查詢繳費明細,以避免停車費繳費逾期。
–以下空白–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技職教育科 陳秉熙科長0953-287-353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6日】
【主題:飛向夢想、啟航未來!北市教育局暑期航太科學體驗營開放報名,60位小小飛行員即將起飛!】
【臺北報導】為深化國小學童生涯探索與職業試探,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推動STEAM跨域學習,並向下扎根航空人才培育。於114年寒假舉辦的「國民小學航太科學體驗營」廣受好評。鑑於家長與學童反應熱烈,教育局特別於今年暑假加開兩梯次,一共60個名額,讓更多學生能參與這場精彩的航太科學探索之旅,即日起至指定網址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JHZLLJLwp7XtU97Q9)。
本次營隊由萬華區新和國小承辦,並攜手星宇航空、中華民國空軍官校與稻江高級護理家事職業學校共同規劃,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講解與實作體驗,帶領學童深入認識航空產業並探索相關職涯發展。課程內容涵蓋飛行模擬駕駛、航空科普知識、職涯探索活動,以及臺北市高中職與技專校院航空相關科系與學習進路介紹,由空軍官校專業師資團隊全程授課,提供專業化且精緻化的學習體驗。
營隊活動內容多元豐富,包括航空逃生教學、拍翅翼原理應用與模擬飛行、水火箭實作競賽、手擲飛機挑戰賽、空服員美姿美儀練習等,並融入用餐禮儀課程,從細節中培養學生航空服務與工程素養。活動最後將穿著機長、空服員、維修工程師等機組人員走秀與頒獎典禮,讓每位學員留下難忘的航太體驗回憶。
體驗營將於今年暑假分兩梯次辦理,分別為114年7月2日至3日及7月17日至18日,活動地點皆為萬華區新和國小。每梯次限額30名,總計開放60個名額,提供臺北市公私立國小二至四年級學生親身參與航太科學與航空職涯實境體驗的機會。
活動全程免費,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6月10日(星期二)下午4時止,請逕至新和國小網站專區完成線上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JHZLLJLwp7XtU97Q9),歡迎對航空科學與職涯探索有興趣的學童踴躍報名,一同開啟夢想的飛行之旅!
由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主辦的「114年勞動影像工作坊—勞動映像」即日起正式開放報名!本活動預計於6月啟動,邀請對影像創作與社會議題有興趣的市民朋友,以個人或組隊方式參加,一同走入城市角落、走近勞動現場,用鏡頭紀錄那些你我習以為常,卻蘊藏無比價值的勞動身影。
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表示,影像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社會語言,它能跨越隔閡,傳遞勞動的重量與溫度。從工地上汗流浹背的建築師傅,到凌晨默默清掃街道的清潔隊員;從熱鬧街頭的攤販,到百貨公司裡面帶笑容的服務人員,每一種勞動的日常都是值得被看見、被理解的故事。
本次工作坊課程分為兩大類別:初階課程將從手機攝影技巧、影片敘事邏輯、剪輯與後製等基礎技術著手;進階課程則深入探討勞動議題的社會脈絡與觀察方法,協助學員以創作姿態介入公共議題,讓影像成為參與社會、發聲勞動的工具。
最大亮點之一,是安排由資深紀錄片導演與專業監製組成的師資團隊,提供「一對一陪拍」的實戰指導,將從企劃發想到拍攝執行、剪輯成片,全程提供技術與內容上的陪伴與協力,並且會帶領學員實地走讀臺北的在地職人場域,透過直擊勞動現場、取材真實故事,創作出富有情感與深度的影像作品。
勞動局指出,這不只是一場技術培訓,更是一段創意與關懷交織的旅程。本次工作坊活動,是希望鼓勵學員在團隊合作中激發靈感、共同成長,最終完成影像作品,並將參與成果評選,而角逐總獎金高達7萬5千元的多項獎項,最後更會公開放映,邀請更多人看見勞動的真實樣貌。
有志用影像訴說故事、關注社會的你,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報名資訊請詳見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官網或洽詢(02) 2338-1600。誠摯邀請每一位對創作與勞動議題有熱情的市民朋友,一起加入,讓你的鏡頭成為連結城市與人心的窗口。
📍 更多活動資訊與報名方式,請見官方網站。
承辦單位:廢棄物處理管理科
發稿日期:114年5月26日
聯絡人:鄭智文科長
聯絡電話:0983-501-566
臺北市環保局今(26)日指出,114年度第二季有機質肥料發放將於6月2日上午11時於「田園銀行網路平台」開放線上申領,預計發放5,500份,邀請喜好園藝植栽的市民朋友共同響應資源循環再利用。發放數量有限,提醒市民準時申請,以免向隅。
臺北市廚餘回收分為「堆肥廚餘」及「養豬廚餘」,堆肥廚餘製作有機質肥料後,每季開放臺北市民透過「田園銀行網路平台」申領,每人每次可領取10公斤,環保局也開放12處地點供臺北市民可就近領取。
環保局說明,北市家戶廚餘回收再利用製成堆肥,透過田園城市平台提供民眾領取使用,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1項「永續城鄉」及第12項「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同時實踐了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及廢棄物減量目標。
環保局表示,114年度第一季有機質肥料已發放49.69公噸,回饋4,938人次,第二季開放民眾申請數量計5,500人次,歡迎更多市民朋友加入田園城市行列,共同打造綠色、健康及永續的城市。
端午連假遊兒童新樂園!5月30日至6月1日兒童新樂園盛大舉辦「蛇來兒樂 Fun粽有禮」慶端午活動,現場購買「一日樂Fun券」送獨家限量點心,還有寶寶運動會、闖關活動、「捷運點」大Fun送等,歡迎大小朋友蛇來參加。
◎「一日樂Fun券」開心暢玩
遊玩兒童新樂園超值攻略!購買「一日樂Fun券」,隨券贈送好吃點心,口味隨機恕不指定。另享無限次數暢玩13項大型遊樂設施,包含尖叫指數破表的尋寶船(海盜船)、魔法星際飛車、叢林吼吼樹屋,或愜意夢幻的海洋總動員(旋轉木馬)、摩天輪等大型設施。
◎超萌寶寶運動會
活動期間上午、下午各有一場,依幼童年齡區分爬爬樂、推肉粽及滑龍舟等3組,共計有600組幼童選手報名參加,參加的每位小小選手均有參賽獎品,前3名可獲得豐富獎項,歡迎大家來為超萌寶寶們加油。
◎草皮區攤位活動
6公尺高的兒樂尋寶小隊長首次登場,還有應景肉粽氣偶布置,準備瘋狂按下快門吧!屋型帳篷應景DIY活動,如艾草菖蒲掛飾及艾草按摩搥等;還有好玩有趣的品牌闖關活動,等著大家親身體驗。
◎樹蛙表演場活動
5月30日以童謠、劇場形式帶出濃郁客家風情的節慶文化,認識五月端午特色食物及習俗,下午還有超人氣FOOD超人見面會;5月31日momo mini親子電影院放映「可愛任務大作戰」及「不可思議的夥伴」、6月1日放映「我要我們在一起」等親子電影,適合闔家共賞千萬別錯過;至於深受喜愛的虎姑婆魔法唱跳秀,活動期間每日安排3場表演,將現場氣氛嗨到最高點。
◎「捷運點」獨家大放送
凡報名寶寶運動會且加入「台北捷運Go」App會員,輸入推薦碼「D666」,將有機會獲得捷運點數50點;「台北捷運Go」App會員可憑捷運點數50點兌換限量寶寶旅行組1份,或憑捷運點數10點兌換限量防蚊掛片1份;另於園區店舖或美食街可進行消費折抵,1點折1元。
此外,為迎接暑假來臨,兒童新樂園將6月30日彈性調整為營業日;並自6月30日至8月30日期間,營業時間延長為上午9時至晚間8時,另8月31日適逢週日,營業時間亦將調整為上午9時至晚間6時。
相關資訊可洽詢本公司代表號(02)25363001轉9,或瀏覽本公司網站(https://www.metro.taipei/)。
內湖分局執行世壯運網球賽事安檢勤務落實用心,在昨(25)日獲得30歲組女子公開賽冠軍隊伍「小綠綠隊」陳領隊及吳姓⼂巫姓選手的稱許,表示員警們的細心⼂友善態度及超強記憶力令她們印象非常深刻,相信這場國際賽事,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都跟她們一樣感動滿滿。
本屆世壯運網球及定向越野比賽位於內湖地區,內湖分局為周延維護賽事期間安全並為提醒參與維安工作同仁展現專業及良好執勤態度,特別將4項可能發生的維安態樣:觀眾席發生爭執⼂群眾於場館外聚眾陳情⼂民眾攜帶禁制物品並不配合安檢及賽事期間發現不明遙控無人機繞行場館周延等應處作為在賽前拍攝成影片供員警於勤教時觀看複習,成效顯著。
尤其是昨(25)日網球中心賽程高達70場,室外8座與室內3座球場全部開放,4處安檢點選手與觀眾絡繹不絕,但員警對安檢細節嚴謹且執勤態度一貫的親切,獲得民眾好評,來自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校友組成的「小綠綠隊」獲得冠軍獎牌後跟維安員警開心分享,陳領隊表示感受到員警細心維護安全工作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獲得滿滿的安全感,她也驚訝於員警對滿場的選手竟然能一一牢記,幾次進出賽場能主動說明已通過安檢並為其加油,執勤十分專業,她們也將剛獲得的世壯運吉祥物「壯寶」遞給員警一起合影,分享她們甫獲冠軍的喜悅,過程中來自印度的選手也主動加入與大家合影,員警的專業執勤可說為國際賽事的安維加分不少。
內湖分局表示,自17日至30日兩週全程的網球比賽每天動員近30名警力執行安檢及各項維安,於26及27日在碧山露營場舉行的定向越野賽事也規劃10餘名警力執行交通疏導及各項維安,確保賽期平安萬全,也呼籲前來觀賽的民眾盡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接駁車,並遵行相關安檢措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及民眾都能感受安全且喜悅的國際比賽。
隨著觀測技術的飛躍發展,天文學家得以一窺太陽系之外的世界,也逐步揭開行星形成的過程。臺北天文館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湯雅雯博士,將於6月15日(日)下午2時至3時30分,在第一演講室舉辦專題講座「搜尋太陽系外的行星形成」,帶領民眾探索行星誕生的起點與宇宙中無數「太陽系」的可能樣貌。
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如何知道其他恆星旁也可能孕育行星?本場演講將聚焦於年輕恆星周圍的拱星盤——行星形成的搖籃。湯博士將介紹目前天文學界如何運用光學與近紅外波段觀測這些盤面結構,並透過高角分辨率技術,追蹤塵埃與氣體的運動,揭示類似太陽系的行星系統在形成早期可能的樣貌。
此外,講座將回顧近年來系外行星搜尋的成果與挑戰,包括目前所發現的行星分布、型態與特性,也將說明人類如何一步步從理論推測、間接證據,到親眼「看見」系外行星的探索旅程。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關於天文觀測的知識饗宴,更是對宇宙起源之問的深入探討。本次講座同時提供線上直播服務,可於報名後取得直播連結,讓您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一同參與這場知性之旅。即日起歡迎至臺北天文館官網「活動報名」專區登錄,名額有限,額滿為止。邀請對宇宙、天文與行星起源感興趣的民眾,一同走進拱星盤,尋找行星誕生的足跡。